English

做豪迈的中国人

1999-07-19 来源:光明日报 励新 我有话说

“做豪迈的中国人”是21世纪实验学校办学者们为学校创立的“育人之魂”。七个字的校训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教育理想,一种民族的精神,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更是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强国梦,它向人们强调了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鲜明的“行动意识”——千学万学学做人,千教万教教做人。

素质教育课程化——做人课

做人课是以“新世纪人才培养规格与东方传统美德”相结合的创造性的德育课程。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根据现代社会的要求分为五个范畴,即个人修养,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使学生的人格、道德、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在不同的范畴得到全面提高。这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重知识,轻做人”,“重思想,轻行动”等弊端的大胆改革。五年来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一年级全面开设了做人课,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升华为道德信念,并有效地转化为道德行动,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豪迈的中国人奠定了完善的人格基础。

“他们是豪迈的中国人”——百名名人进校园

仅靠开设了做人课并不能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于是一项“百名名人进校园”的教育活动开始了。

毕福剑、庞中华、杨欣、解海龙……从南极长城站,从长江源头,从贫困山区走进校园。学生们从“名人”身上看到了“豪迈的中国人”的形象。他们说:“我们从前崇拜歌星、影星,今天我们对为祖国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心怀崇敬之情。”听完了解海龙的报告,全校师生捐款32万,寄托着“我们共同做豪迈的中国人”的心声。

学校还开设了电影课,引进中外500部优秀影片;参加了由台港大陆三地组织的青少年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密集的创造性教育活动中,学生们充实了思想,提高了能力。

“行动超越语言”——豪迈之旅

信念与思想要靠行动来支撑。于是,师生们,拉起队伍,走向了长城。他们不是到风景秀丽的八达岭,而是到破败的古长城,在残垣断壁间,学生们手牵着手,高举着校旗攀爬着;一块硬馒头就着咸菜,山野间的寒风吹走了身上的娇骄二气;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掉队,他们向体力和意志的极限挑战。“吃苦”不是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古长城上认识到“我能行!”,“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意志更高的山”。从古长城上走下来,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潜能,获得了一种敢于成功,我能成功的自信心。

宿舍里,那一排排叠得见棱见角的被褥,摆放得整齐划一的生活用品……这种养成教育已化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行为习惯了。“做人”教育在生活中从来都是“行动超越语言”的教育。宿舍、教室、餐厅的卫生;每个学生的劳动岗;量化评比……在这些细致入微的“教育细节”上才见养成教育的真功夫。这些良好的“习惯”将伴随他们终生,也使他们受益终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